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为展示近年来昌平区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实践成果,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成长,在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和昌平二中的支持下,2012年11月21日,由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主办的北京市高中新课程化学教学系列研讨活动首次落户郊区学校,在昌平二中回龙观校区举行第二十六次研讨活动,来自各个区县的近200多名教师、领导及专家参加了此次研讨。
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立祥、昌平区教委高中科科长孙立、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等领导出席了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磊教授带领的高端备课团队的专家们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昌平二中吴宇校长介绍了学校办学理念是为促进学生自主成长,表示学校愿意参加和组织这样的研讨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育教学为水平,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吴校长还提出高考只是学生生命历程的很小的一部分,学生今后的发展还要依靠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观念建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来自昌平区四所学校的六位教师代表昌平区的化学教师进行了交流展示。来自昌平一中的阎芬老师和昌平二中的姜衍凯老师,在高一年级实施了以建构学生元素观的不同教学策略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活动,来自昌平三中的徐芳和前锋学校的赵洪颖老师,在高二年级实施了以有机化学“结构决定性质”核心观念的建构及应用为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活动,来自昌平二中的葛继宁和李振玲老师,在高三年级实施了基于不同任务类型建构解决原电池问题的一般方法的同课异构活动。老师们精心设计的六堂课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热情高涨,收获很多,六位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给与会教师、专家和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六位授课教师还表示在准备这次公开课过程中,在北师大高端备课组专家的指导下,学生观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变得更加相信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放开手脚,按照新课程理念去开展教学工作;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授课都更加关注问题的设置,也学会了如何通过提问摸清学生思维的脉络,发现学生的错误概念,再通过追问,使学生的错误外显,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转变,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加深了对学科本质的理解。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将把收获带到日常的教学中,昌平区的学生们也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本次活动不仅向全市展示了昌平区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成果,也加快了昌平区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推进了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对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