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昌平唯一一所清华大学生源基地校——昌平二中参加清华大学学风展活动

2019-11-01 浏览量:2066

作者:刘英军 | 文章来源:高二年级组

昌平二中是昌平区唯一一所清华大学生源基地校,唯一一所进入2019年大学自主招生初审北京市高中20强的学校,近几年来,昌平二中连续向清华大学输送优秀学子。

 

2018年4月12日,“清华大学生源中学”授牌仪式在昌平二中举行。

 

2017年高考,机器人社团骨干杨瀚思以688分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2018年高考,在北京市首届中学生时事辩论赛中荣获最佳辩手的付思楠同学,通过自主招生考入清华大学文科实验班。 2019年高考,学校艺术团骨干于鸿飞同学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2019年10月31日,昌平二中教育集团政府街校区和回龙观校区高二年级师生109人赴清华大学参加学风展活动。

 

同学们首先参观的是校史馆“优良学风专题展”。

 

 

 

 

穿过校史馆一层的“院士墙”,来到了二层的展厅——“教学在清华”“学习在清华”和“成长在清华”三个展厅。一幅幅教学实景图、一个个教学一线实物展品、一段段精彩的教学视频,所有的专题都以校歌里的词汇命名,包括“立德立言”“荟萃一堂”“春风化雨”“致知穷理”“学问笃实”“无问西东”“闻道日肥 ”“众秀所钟”“祖国以光”等,从师德师风、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学风建设、学术创新、国际视野、集体氛围、多样成长、肩负使命等多方面展现清华大学对教育的探索和成果,充分体现了学校致力于“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目标。

接下来同学们参观新清华学堂、清华路两边的银杏树、二校门(合影)、清华学堂、大礼堂等。

 

 

 

 

 

 

中午,同学们一起到达玉树园餐厅共进午餐。昌平二中优秀学子、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于鸿飞同学和带队老师共进午餐并合影留念,交流在清华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下午,在西主楼 3 区 217 会议室听招生专家丁青青老师报告。

 

 

 

 

丁老师从自身的求学历程说起,讲述了经历文化大革命,恢复高考,好几科都是从零开始,到考上清华大学的的过程。教授同学们一些学习方法,解答了同学们的诸多问题,并告诫同学们,在以后的求学之路和人生之路上要行大于言,要有执行力,并贯彻到底。

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本次活动圆满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不虚此行,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了新的方向!

同学感想:

清华大学一日游感受

高二8班 米晓

今日至清华,荣幸至甚,以能一睹学术圣地之风貌。旧时尝至此地,然少不更事,心不在焉;今日重见,感触颇深,至于昨日,孤陋寡闻而已。

余观夫清华之最甚者,乃百余年之校史。迄其建校至今,战乱之灾,中兴之盛,百年风雨,能人志士,英勇抗争,尽数重现于校史馆之中。须臾能观百年,孰能不为之震也?

一校有史如此,其士也必为宏志之士也。梅贻琦有言曰:“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则其心其意可见一斑,意欲以教扶国于危亡之时,而后建联大于战乱之际,颠沛流离,不忘执教初心,不以生死为惧,孰能不起敬也?

一校有师如此,其子也必为同龄之标榜、时代之先锋。余观校史长廊中专有英豪之列,顺而望之,遥遥不及其所至。漫步踱过,惊异于其数量之多,成就之显著,皆为国之栋梁。其中有留名者,亦有如日中天者,任意其一乃常人所不能及。外乎挤,其德也馨。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训,有扶助天下为己任,有百年历史负于身,其安能为佞,为宵小也哉?

清华,乃国之希望,学术之泰斗。唯愿清华学子,所到之处皆为热土;唯愿清华,所造之材皆为栋梁,责国力日昌,立于境界,指日可待。

今日至清华,荣幸至甚,以能一睹学术圣地之风貌。旧时尝至此地,然少不更事,心不在焉;今日重见,感触颇深,至于昨日,孤陋寡闻而已。

余观夫清华之最甚者,乃百余年之校史。迄其建校至今,战乱之灾,中兴之盛,百年风雨,能人志士,英勇抗争,尽数重现于校史馆之中。须臾能观百年,孰能不为之震也?

一校有史如此,其士也必为宏志之士也。梅贻琦有言曰:“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则其心其意可见一斑,意欲以教扶国于危亡之时,而后建联大于战乱之际,颠沛流离,不忘执教初心,不以生死为惧,孰能不起敬也?

一校有师如此,其子也必为同龄之标榜、时代之先锋。余观校史长廊中专有英豪之列,顺而望之,遥遥不及其所至。漫步踱过,惊异于其数量之多,成就之显著,皆为国之栋梁。其中有留名者,亦有如日中天者,任意其一乃常人所不能及。外乎挤,其德也馨。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训,有扶助天下为己任,有百年历

清华,乃国之希望,学术之泰斗。唯愿清华学子,所到之处皆为热土;唯愿清华,所造之材皆为栋梁,责国力日昌,立于境界,指日可待。

清华大学一日游感受

高二8班 高宇佳

来到清华校园,它给了我一个非常有文化氛围和运动气息的感受。上午我们全体同学一同参观和欣赏了学校校史馆、电影院、清华学堂。

 

 

下午,我们参观了电力系统重点实验室,了解了清华大学电机系的研究方向和电力学的大致应用。接下来,清华大学电机系老师、招生办主任对于高中生学习方法和建立学习信心的讲述给我以很大的启迪。她告诉我们,想要学好习,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好奋斗的目标;其次,在学习过程中,要建立自己总结的关于有限的知识点的学习结构,树状或网状图均是很好的方法。这一过程中,体现了自己对学习的思考。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最基本的、也是大家都必须做到的一步,这一步之后的功夫,才真正能够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并将它们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她给我们举了一个自己学化学时的例子。她在与同学交流时,突然发现化学的学习可以归结为不同簇的板块,这样理解起来既方便又系统,而且有新学的内容还可以随时往结构图里填充,是专属于她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也要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时时思考,使自己时时都有属于自己的收获,不局限于课本,而是游走于自己的脑海中,让自己的脑子时时加工和处理这些知识点,做到烂熟于心。将老师讲的这些联系到我自己身上,我在做完第一步之后,从第二部开始便没有那么强的系统性,模糊不清,使第一步中老师讲的知识点变得不清晰、明了,前功尽弃。我应该采取行动加以解决,正如清华大学的学风:行胜于言。这一点对我们的各科学习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最后,老师鼓励我们,不论心怀什么样的理想和立下靠什么样的大学的目标,都要积极努力执行,永远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放弃,只要前进就离成功越来越近。

老师的话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启示,多查找自己的问题,多与他人沟通、分享学习经验,是自己的财富。

 

 

 

 

清华大学一日游感受

高二8班 陈浩楠

2019年10月31日,在十月的最后一天,伴随着初冬的暖阳,我们来到了清华大学参观,这是一个芊芊学子梦寐以求的校园。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校史馆。一下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大”,不愧为建校近110年的老校。走进校史馆,这里分为上下两层,通过文字、图片、实物以及影像资料展现清华大学的百年发展史。在这里,我见到了很多大师的珍贵史料。如:

这一张张的笔记,让我找到了自己和大佬们的差距。

 

 

 

接着,我们漫步在巨大的校园里,感受着文艺气息的熏陶。一路上我们经过了清华大学的校门、大礼馆等许多著名建筑:

 

 

中午,是最快乐的时光,我们有幸享用了清华大学的食堂。经过了漫长的跋涉,我已经饿的不行了。不得不说,这的饭是真的好吃。甚至还听到了“就冲这个饭,我也要好好学习考进来”的誓言。

下午的活动是一个讲座。在这里,我们观看了制作精良的招生宣传片,每一部都非常令人心动。接着,又有专业的老师为我们的疑问做出解答。同学们都非常积极,可以看出大家都对这个校园充满了兴趣。

最后,虽然一天的游学不比一天的课程轻松,但我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在玩中学。

清华大学一日游感受

高二8班 陈浩楠

七八点钟,满是阳光的早晨,一切都那么松快。窗外时不时掠过的轿车残影,恍恍动人;车里伙伴们语笑喧阗,欢愉,手中汪曾祺的小散文,入我心里。

已上三竿的阳光透过清华校园里银杏树叶的密缝,我仰头,正好细数这一粒粒晶黄的明珠。我想,相比这凌乱嘈杂的城市,我更喜欢一隅宁静的秋天。

行走在清华校园中,偶然瞥见一段话:“教育不是把桶灌满,而是将火点燃。”我知道我的理想是投身教育,那么,教育为何,乃根本之纲要。

教育,为的是培养人才,造福大众。是如直入学生心中的火种,将学生一腔热血点燃,而不是直接灌输知识,填满学生水桶一般的脑袋。

我们在受教育,了解到教育的意义,必要有些体会,必要挖掘内在。教育是点燃我们思维思想的火种,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课堂上老师将一字一句的

知识授予我们,内含的其中的,是教育本身要传递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要听的,是话中之话,而不是乐呵乐呵,嬉皮笑脸就过去了。

行大于言,要有执行力,并贯彻到底。

摄影:高二师生;制作:王珽;审核:王洁睿

code

电话:010-69742458
政府街校区: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街5号                        邮编:102200
回龙观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龙跃园2区31号     邮编:102208
实验二小校区:   
   东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腾苑二区30号     邮编:102208   

   西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泽苑东区26号     邮编:102208

西环路校区:北京市昌平区西环南路31号                   邮编:102200

育知校区:史各庄街道农学院东路2号院                          邮编:102206

code

扫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