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即将到来,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意识,提高青少年防范和应对风险的意识和能力,4月8日下午,昌平区司法局走进昌平区第二中学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47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活动。活动中,区司法局法律服务监督管理科科长赵士强以“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为主题,为初一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安全教育宣讲课。他就什么是国家安全、国家安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谁来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我们能做什么等问题做了详细介绍,通过视频、图文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列举了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例,同时深入浅出,结合校园实际、日常生活,教授学生们如何提升国家安全防范意识,辨别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在坚决不触碰法律红线的前提下,正确规范使用网络、朋友圈等。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踊跃参与课堂问答,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国家安全的意识,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一、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即政治主体在政治意识、政治需要、政治内容、政治活动等方面免于国外各种因素侵害和威胁面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对中学生进行政治安全教育,利于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认同感,利于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家国情怀,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网络安全
当前,随着科技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互联网已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交往的一种重要途径。但近年来,各种网络信息安全也层出不穷。加强对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保护隐私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技能已成为当前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赵士强科长给同学们播放了小视频,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生们十分感兴趣。
三、军事安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人在享受和平生活、追逐经济物质利益的时候,却丧失了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然而,战争和军事冲突却并没有离开我们。少年强,则国家强,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的希望。提高学生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忧患意识,才能振奋民族精神,才能让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文化安全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的必要条件,对当代中学生形成理性精神、塑造良好的人格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让学生领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纠正学生心理上存在的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的心理现象。培养学生们在继承传统文化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现场设置有奖竞猜,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
最后,李继阳校长进行了总结性发言,教导学生们谨记国家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期待学生们能够取得更大进步。
近日,教育部制定发布了《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规划》明确,推动提升法治教育课时占比;鼓励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单独设立法治课;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通过此次活动,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在初一阶段能够了解一些法律常识,为未来的升学择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实现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社会大课堂离不开政府、司法机关、社会、家庭共同的参与,使我们的教育法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通过此次活动树立了学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还提高了学生遵纪守法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及安全防范的能力,为建设和谐安全校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编辑:王珽
摄影:张梦媛
审核:王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