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太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为了让学生们了解航天知识,培养科学兴趣与创新能力,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2024年6月14日下午,《大先生》百校百场校园活动和科学助力捐赠仪式在昌平二中隆重举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研究员、嫦娥三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为同学们分享“玉兔与祝融”的故事。
一、讲座现场
在自我介绍时,贾老师“凡言凡语”地说,自己的工作就是跟团队一起造了“三辆车”,也是因为这三辆车,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在月球和火星开展巡视探测的国家。
探索月球的奇妙之旅:“玉兔”诞生记
讲座中,贾老师用充满画面感的词汇,生动讲述了“玉兔”的诞生故事。从调研、创新结构设计、原理样机制作,到初样设计与实验验证,每个科研环节都经过设计者们精心打磨。贾老师用同学们“听得懂”的语言讲解,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科学家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谈及月球车的行驶方式,贾老师还为同学们详细解读了履带式、腿式、轮式等不同设计的实验论证与迭代优化过程。他还分享了试验验证和执行任务中的真实故事,以及设计师们在各关键任务节点的心路历程,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科学家们攻坚克难的决心、智慧与坚持。
火星探索的新纪元:“祝融”启航篇
谈及“祝融”火星探测,贾老师骄傲地指出,我国为继美后第二个火星巡视国家,更是全球唯一同时开展月球和火星巡视探测的先锋。2020年7月,“胖五”火箭成功发射“祝融”至火星轨道,“祝融”设计独特,其太阳翼如“蝴蝶”展翅。之后,工程师们持续优化设计,使科学、技术与艺术融合。
“祝融”拥有众多法宝:主动悬架应对复杂地形,仿荷叶电池板抗沙尘暴,气凝胶保护膜抵御极端温差。为解决通讯延迟的问题,“祝融”与工程师建立“每日一会”机制,展现出卓越的自我决策能力。
作为航天事业的亲身参与者和见证者,贾阳研究员用幽默的语言向同学们分享团队的设计故事,宣传辉煌的航天成就,诠释伟大的航天精神。
讲座尾声,贾老师与二中学子积极互动。他耐心回答学生提问,内容涵盖成长故事、太空探索及未来航天技术等。贾老师还提出思考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他还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礼物,这些礼物不仅是对孩子们求知欲的嘉奖,更是对他们未来科学探索之路的美好期许。
二、捐赠仪式
在之后的捐赠仪式上,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环球时报社分别向学校捐赠了《大先生》节目系列产品和《环球时报》数字报。这些珍贵的资源将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机会和阅读选择,从而助力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科学、更全面地认识世界。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增长了科学知识,领略了科学之海的浩渺魅力,更深刻体悟到了“胸怀祖国、精益求精”的科学家精神。学生们纷纷表示,未来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科学的殿堂中锤炼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奉献青春与力量。
编辑:胡玥
摄影:环球日报
审核:王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