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 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

2024-07-15 浏览量:2779

作者:南佳欣 | 文章来源:昌平二中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封面图.png

7月9日-7月1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水科学研究院及昌平区教委联合推行的创新项目—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在北京师范大学圆满举行。本期,昌平二中共13名学生报名参加,这个暑期,他们化身为“小小水科学家”,满怀激情地参与了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有价值的项目式学习(PBL),走进高端的实验室和开展户外时间,亲身体验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严谨的科研环境。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1.png

开营仪式上,我校陈潇俊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表示将尽情享受这美好的学习实践之旅,感受科研方法,认真交流研讨,提升科学素养。同学们认真聆听刘昌明院士《中国水资源问题与对策:水科学研究若干问题的研讨》的讲座,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积极思考,勇于提出疑问。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2.png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3.png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4.png

本次夏令营中,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小组,体会到了大学生活的丰富性和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提升了学习的兴趣与团队协作能力。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5.png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6.png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7.png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8.png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9.png

小组课题各不相同,研究方法也各有风采。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同时,通过实践学习,增强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为未来的学术探索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几天的学习生活精彩且丰富,他们或在校园测量树木,或在水厂参观研究先进技术,或在实验室进行试验研究,或在会议室讨论汇报……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10.png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11.png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12.png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13.png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14.png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15.png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16.png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17.png

结营仪式上,同学们进行了精彩汇报,展示了这六天的学习成果。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18.png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19.png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20.png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21.png

陈潇俊同学自制的手绘动画

于佳和同学则是用一篇文言文表达了这几天的学习感悟:

《淮南子》曰“欲致鱼者先通水”“水积而鱼聚”。水者,生之本也,利人利物,吾等聚此地,赴此行而为水,明其理,知其道。明其理可以滋芸芷,知其道可以育众生,愿丝丝细水共汇一流滋山河,惠民生,润万物。凡学之事也,思之,虑之,然后行之。见水,察其形,思其性,而后悟其乃生灵之本之道也。故可知,学以深思,而后践之,所以益才矣。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22.png

韩政烨同学作为闭营仪式优秀营员发言,他提到“几天前,我们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踏入了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夏令营。在这里,我们不再只是书本上的学习者,而是成为了实践中的探索者,每一个项目都成为了我们成长的舞台。”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23.png

精彩瞬间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24.png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25.png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26.png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27.png

首届中学生菁才计划夏令营昌平二中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回忆录_图28.png

学生学习体会

初一年级熊怀信同学也感悟颇深:

在这次北师大举办的夏令营活动中,无疑为我留下了一段宝贵的回忆。在这段时光里,我不仅深入学习了Python编程技能,更切身体会到北师大独特的学术氛围与优美的校园环境,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这次活动带给我对水的全新认识和理解。在北师大的课堂上,我沉浸在python编程的海洋中,通过老师精心的指导和同学们的互助,我逐渐掌握了python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每当代码运行成功,那种成就感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编程的决心。除了编程技能的提升,我还有幸漫步在北师大校园绿树成荫的小径,历史悠久的建筑和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互相辉映,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漫步在校园中,我仿佛能感受到北师大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在北师大的夏令营活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同学们之间的互帮互助。他们不仅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还在生活中互相关心,彼此照顾,这种融洽的氛围,更让我倍感温暖,也让我更加珍惜这次与夏令营同学们的相处时光。这次夏令营活动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让我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把这些宝贵的经历和感悟带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不断努力,追求卓越。

高一年级杨思琪同学:

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科研项目夏令营活动,是一次令人兴奋且收获满满的经历。这次夏令营不仅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科研的平台,还让我感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浓厚的科研氛围。在夏令营中,我参与了高温干旱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这一项目。我用望远镜观察植物生长状态,用树木生长获取数据,撰写报告,以辩论这一新颖的方式进行汇报。这期间我不仅学会了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幸得到了几位资深教授的悉心指导。他们不仅为我解答了科研中的疑惑,还传授了我许多宝贵的科研经验和人生哲理。在夏令营的科研项目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们小组成员来自不同学校,大家年龄不同,特长不同,但大家都能够齐心协力、扬长避短,共同为项目的成功而努力。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让我更加明白了科研工作中团队协作的必要性。通过这次夏令营活动,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划。我意识到,科研工作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但只要我们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就一定能够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我期待着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能够不断前行,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在为期一周的学习中,同学们通过经历科学研究过程,激发科学兴趣,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素养,增强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本次夏令营,同学们深入了解水科学的知识,激发对水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希望此次夏令营能在每位同学的心间播撒下科学精神的种子,使其在未来的岁月里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我国科研视野中的参天大树!

编辑:王珽

摄影:南佳欣

审核:王洁睿

code

电话:010-69742458
政府街校区: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街5号  邮编:102200
回龙观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龙跃园2区31号  邮编:102208
实验二小校区:   
   东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腾苑二区30号  邮编102208   
   西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泽苑东区26号  邮编102208
西环路校区:北京市昌平区西环南路31号  邮编:102200

code

扫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