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的重要性,并设定了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目标。为响应这一号召,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在昌平区中小学落地生根、茁壮发展,探索大中课程衔接的新模式,2024年12月4日,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和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携手人工智能教学实践合作基地共建签约仪式在昌平二中举行。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师怡爽、副书记兼副院长杨志刚,人工智能师范专业负责人唐晓岚老师,庚琦川老师,昌平二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李继阳、教学副校长张云,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李良,信息技术教师李胜男和刘微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张云校长主持。
李继阳书记代表全校师生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需求,对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和我校基于优势互补、AI资源共建共享教学实践新模式表示了充分支持。李书记希望通过这次大中衔接合作,充分借助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张云校长详细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科技培养特色和培养成果等,同时指出我校作为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特色活动单位,希望通过与首师大信息工程学院签约人工智能教学实践合作基地共建协议,借助合作的平台优势,进一步培养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推动我校人工智能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师书记就信息工程学院的背景、创立时间、师资队伍、专业特色和取得的科研成绩等进行了介绍,同时希望未来能够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加强交流,实现双赢。
随后,双方教师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推进中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开展,探索融合发展新实践路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李书记与师书记签订共建协议,未来双方将借助共建的契机,积极沟通,统筹推进,进一步细化合作举措,抓实大中学生人工智能贯通培养活动,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优质发展。
编辑:胡锐
摄影:张轶冉
审核:王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