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耕耘。培优工作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抓手,是打造办学特色、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9 月 15 日,昌平二中回龙观校区开展培优工作经验分享会,昌平二中回龙观校区执行校长金秀荣、教学副校长谭兴、教学副校长姚艳,育知校区执行校长丁玲出席活动。大东流中学教学主任李欣桐及教师代表,育知校区教学主任罗希茜及教师代表,回龙观校区教研组长、学科组长、一线教师参会。教学主任马英主持会议。
精准施策,铸就培优辉煌
教学副校长、原高三年级主任姚艳校长以 “精准把脉明方向 凝心聚力铸辉煌” 为题,深度拆解 2025 届高三培优工作,从整体成绩回顾切入,清晰梳理出一套可落地、见实效的培优核心策略:明确目标,以“定其向,而后笃行”为原则,提前规划培优路径,让培养方向不偏移、行动有指引; 选准学苗,坚持“辨其质,而后育之”,精准识别有潜力的学生,为个性化培养打下基础;全力培养,围绕“汇其能,而后成之”,整合资源、优化方法,全方位激发学生潜能。
同心苦干,凝聚团队力量
教学副主任、初三年级主任李阳以 “坚定信心 同心同德 扎实苦干 勇毅前行” 为题,从年级统筹到学科特色,全面分享培优实践路径,尽显团队协作的强大力量。 围绕“精准高效”核心,年级从学情出发制定系统性策略,确保培优计划落地。各学科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实用高效的培优方法。以英语学科为例,自编两套“宝典”,利用专项练习手册夯实基础,拓展学生思维。 李阳主任以年级宗旨“埋头苦干”收尾,点明这是团队精神的凝练与升华。
精耕细作,驱动优生发展
原高三英语学科组组长翟海彬老师以“精培优苗,驱动优秀生发展”为题,从资源整合、方向定位、效果巩固、持续改进等方面展开,为学科培优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方案。围绕高三英语优秀生培养,学科组聚焦核心,针对优秀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进阶瓶颈,对接专家教师,获取专业指导;以“适配高考需求”为导向,针对高考英语核心模块,集中突破语法、CD篇、听力、七选五、写作等关键技能,确保培优内容与高考考点紧密衔接;高考前组织“策略回顾”专项环节,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应试策略。
创新思路,深耕素养培育
现高一年级主任,原高一历史学科组长魏杰老师以“轻舟不惧万重山”为题,从高一历史教学现状出发,从学情分析、目标设定到具体措施,构建了一套适配新高考、聚焦核心素养的培优方案。 针对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重构课堂逻辑,将“学生与学习”置于课堂中心。从“导学、促学、引学、营造课堂生态”四大培优措施入手,精准发力,从学习启动到任务落地,再到能力内化与情感驱动,每一步都紧密衔接、相互支撑,为培优生搭建“目标清晰—行动有序—成果可见—兴趣持久”的完整学习路径。
压实责任,续写培优新篇
在总结环节,谭兴校长发表讲话,为后续培优工作的推进划定核心准则、明确行动要求,为全体教师凝聚共识、锚定方向。谭兴校长首先强调年级主任与学科组长是培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主动扛起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的职责,确保培优工作集中发力。在培优工作推进中,一要强化“计划性”,让培优路径清晰可见。目标设定要“明确具体”,配套措施需“清晰可行”。 二要突出“针对性”,让培优效果精准落地。“细致精准”,加强个性化指导。“坚持为功”,以耐心与恒心持续投入。
此次培优工作经验分享会,让全体教师统一了思想、增强了信心,更清晰了培优工作的方向与目标,为后续教育教学注入新动力。未来,昌平二中全体教师将秉持聚力培优、共赴卓越的精神,凝心团结,探索创新,以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为学生成长奠基,为学校深耕助力!
编辑:刘苗苗
摄影:刘玉梅、孟秀娟
审核:佟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