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参观游览
2024年5月25日,在昌平二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李继阳,教学校长张云、姚艳和彭丽老师的带领下,昌平二中部分优秀学生来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参观学习。
上午9点,在斜风细雨中,同学们来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聆听罗述金教授关于猫科动物演化的报告。报告首先阐明了生物并无高等与低等之分,又在此基础上借助系统发生树让同学们认识华南虎从被怀疑到研究确定为一个亚种的过程,同学们感受科学研究的历程,体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随刘超教授来到生物标本馆参观,在刘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中,同学们了解到每一个标本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或有趣、或艰辛、或悲痛......正是这些背后的故事,让标本“活”了起来,既有意思又有意趣。
随后,同学们回到了生物楼,进入两大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探索。在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荧光蛋白基因的插入和表达,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不同颜色的荧光让不同的成分更加清晰明确,便于观察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在蛋白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学们更深入地学习了核酸表观修饰的种类、方法和意义,近距离观察了相关仪器,也了解了相关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并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时间的针脚不知不觉指向了11:30,同学们聚在一起,品尝了色香味俱全的北大营养餐,而后又前往罗述金教授的课题组办公室进行学习交流。同学们不仅详细观察了解了玉米蛇的养育方法及其遗传的研究价值,也透过标本和文字看到了豹猫的演化历史。
生物科学令人深思,燕园微雨让人沉醉。
细雨斜风,略作轻寒;淡烟疏柳,诗意万般。
下午,伴着同学们参观校园的脚步,稍作休憩的雨也密密地斜织起来了。
徜徉未名湖畔,花神庙犹在;举目而眺,流动迷蒙的万物中,原属和珅的石舫今已成学子流连之处,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引起无限遐思。行至恢弘的西校门,同学们注意到,两只典雅端庄的华表竟非一对,这背后的趣事,也折射出北大建设发展的过程。
沿曲路石径,在错落掩映的草木之中,卓越人物的雕像默然屹立,或承载着燕园的记忆,或呈现了北大的精神。雨露洗去蒙尘,他们的形象愈加清晰,从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到《堂·吉诃德》作者塞万提斯。他们勤勉严谨的治学态度,自由兼容的思想精神,爱国进步的使命担当,是同学们仰望的榜样。
无论是学术的进步,还是国家的繁荣,都离不开前人的艰苦探索,先辈的奋斗血泪。在矗立的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上,刻写着抗日战争期间834位学生英雄,见证着近代风雨飘摇中,北大艰苦的过去和北大学子不朽的精神。在校史馆前,随着老师娓娓道来,同学们了解了北大学生拉出“小平你好”横幅的事迹,知晓了81届生物系曾周同学为保护大熊猫事业而献身的故事。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先烈的功绩仍在被充满敬意地讲述。远远看去,它好似一团燃烧的革命火焰,那是北大革命先锋崇高精神的象征,在这个微凉的雨天也永不熄灭,燃烧到每一个游览者的心里,坚定了同学们勇担使命、接续奋斗的信仰与决心。
雨声渐停,二中学子的北大之旅也画上了句号。细雨中的燕园,趣味如此,深沉如此,迷人如此,将永远成为同学们美好的记忆,激励其日后的学习与成长。
学生感受
在淅沥的小雨中,我们迎着蒙蒙薄雾,站在水波荡漾的未名湖畔,聆听历史的回响,目睹科学技术的飞跃,感受创新精神的激励。在这里,精巧的实验仪器让我们亲眼看到生命科学的奥秘;古色古香的建筑让我们切身感受丰厚的历史底蕴;巍然的烈士纪念碑让我们真正领悟北大精神的传承。这一切,激发了我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更厚植我们求学报国的情怀。百年前,心怀报国志的北大学子力挽民族倾颓之势,矢志救生民于水火;百年后,意气风发的我们更应在北大精神的感召下,成顶天立地之人,立鸿鹄之志,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开创新时代之伟业。
——高二13班袁振赫
周六,我有幸进入北大校园,近距离了解北大。上午,罗述金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生物演化专题讲座,以猫科动物演化史为例,使我们准确了解了生物演化的知识。随后,我们参观了北大标本馆,了解了标本制作的有关内容。我们被栩栩如生的珍贵标本所深深震撼。在蛋白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结合课本知识和研究生的讲解,更加广泛、深入地了解、探讨了表观遗传的类型、机理和有关的前沿应用。在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亲自使用高端的显微镜,借助转基因烟草叶片以及其他影像资料,切身体会了科研人的日常操作,加深了我们对转基因技术和荧光蛋白特点的理解。下午,我们徜徉于北大校园。面迎轻风细雨,走在宁静的未名湖畔,远眺耸立的博雅塔,我们感受着北大独特的气息。再走到蔡元培像、校史馆、北大革命烈士纪念碑,心情不禁肃穆庄严。刘超教授的一席话使我感触颇深:“北大,不是广谈开放,不是广谈情怀。选择北大,是在选择一种生活态度,选择一种人生。”北大,孕育着栋梁之才。
——高一9班 高乐达
在北大,我聆听了导师关于猫科动物进化的研究讲座,参观了北大逸夫生命科学园的教学楼和实验室,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群热爱知识、热爱生物的研究员们,他们用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学科素养,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这里的每一处都充满了创新和探索的气息,我深深地被这里的学习氛围所感染。下午,在导师的带领下和同学漫步在未名湖畔,湖面被细雨激起一环环涟漪,欣赏着湖光山色,了解着北大的历史故事,感受着北大的独特魅力。北大不仅拥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更有着严谨求实的学风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学术、报效祖国的决心。这次参观北大的经历会激励我不断前行,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高一8班 高旭
进入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我们先听罗述金教授讲述猫科动物的演化,运用系统发生树了解灭绝物种以及祖先支系的特征。通过讲座,我认识到了生物演化的形式是树,而不是阶梯,无所谓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打破了课本上传统的演化学说,在学习猫科动物演化史的过程中,我明白了探索生命的过程和多样型可以明晰人类在地球和演化史中的地位,有助于现代社会共同修复。所以我们应以尊重、理性、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然后我们参观了北京大学标本馆、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膜生物实验室和蛋白质生物实验室,更深入、近距离地感悟到了生物多样性和中国生物技术的发展。下午我们参观了北大的校园,在绵绵细雨中听刘老师讲述蔡元培先生的事迹、讲解西南联合大学碑文和革命烈士纪念碑以及以闻一多、钱壮飞为代表的英雄人物故事,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感受北大人的家国情怀。此次北大参观,不仅让我学习到了生物知识,开拓了科学视野,提升了学科素养,而且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和保护自然的意义,更使我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坚贞不渝的精神品质。
——高二1班 贾宛宜
一次参观,一份体验,一缕心得,一生积淀!
编辑:胡锐
摄影:参与活动的全体师生
审核:王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