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昌平二中回龙观校区开展了"以史为鉴 吾辈自强"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12月7日上午,昌平二中回龙观校区升旗仪式上高二12班学生代表陈子殷进行了"铭记苦难历史 汲取前行力量"的主题演讲。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十二班的陈子殷。我演讲的主题是"铭记苦难历史,汲取前行力量"。
同学们,设想一下:这周的星期五,你会做什么?那天,太阳会照常升起,我们照常出门、来到学校,开始一天的繁忙与充实,期待着周末。87年前的12月13日,南京城的百姓们也正准备开始一天的忙碌;然而,太阳却没有升起。腥风血雨最终化为了历史书上的一行字——"南京大屠杀"。12月13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国家公祭日。
"空一座城,等三十万亡魂;点一盏灯,祭朗朗乾坤,怀一颗心,求人间安稳,哀一个国,念我千古华夏人。"87年前,抗日战争席卷中国。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遭遇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灾难之一——南京大屠杀。30余万无辜的中国同胞,被侵华日军残忍杀害,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的生命消逝。
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唐顺山老先生曾回忆,遍地都是尸体和烧着的房子。同学们,你们能否想象到,如今整洁宽敞的街道,曾经横尸遍地?另一位幸存者程福保老先生回忆,逃跑时父亲被一枪毙命……同学们,马上就是元旦了。你们能否想象到,八十六年前的那个元旦,无数个像程福保老先生一样的孩子,该怎样在悲痛孤单中迎接新年?我们如今的烟花,曾是战火;我们头顶飘扬的五星红旗,曾是无数同胞的鲜血。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醒世人,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是有人过去的负重前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历史书上,你翻过一页,可能就翻过了几万先辈的一生。通过参观纪念馆、观看纪录片等方式,深入了解历史,感受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新风尚。此外,我们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底线。面对网络上的言论,明辨是非,不做"键盘侠",坚决反对攻击、谩骂、诋毁民族英雄的评论。时刻警醒自己,勿忘国耻。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更要时刻准备着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斗争。
如果回到87年前的那一天,同学们,你,能和先辈们说些什么呢?你又会和先辈们说什么呢?你会说,在未来,这片土地上会升起一面红旗;在未来,孩子们都能坐在教室里念书……在未来,太阳,会照亮漫漫征途。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吧;让我们珍惜和平,勿忘国耻,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吧!以心中热血,献礼中华,向革命先辈汇报:这盛世,如你所愿!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各年级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初一年级以主题班会的形式,介绍了国家公祭日的由来和意义,强调了历史不容抹去的重要性,并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揭露了日本侵华战争中的罪行。学生们通过观看相关影像资料,深刻感受到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初二年级学生围绕国家公祭日的主题,以手抄报作为自己表达爱国情感的平台,手抄报中同学们表达对遇难同胞的怀念之情和对和平的珍视,将对历史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望融入其中。一场浩劫让无数中华儿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也铸就了我们民族不屈的脊梁。
初二21班 杨乐心
初二21班 张冉萧伊
初二22班 梁嘉伊
初二22班 徐诗晴
初二23班 刘思如
初二23班 王清溪
初二24班 侯瑾瑜
初二24班 田婧琪
高一年级学生通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小程序进行线上"展览参观""史料阅读"以及通过"云讲堂"了解历史,并开展主题班会。学生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决心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并为祖国的繁荣和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二年级学生们的原创小诗、文章、书法等作品,用一字一句让那段历史刻骨铭心,纪念不是为了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无法自拔,而是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图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十一年来,每一次国家公祭都是一次对记忆的唤醒,一次对和平的呼唤。今天,我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回望那段苦难深重的岁月,不仅是为了缅怀逝者,更是为了警醒世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我们深知,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同学们定要将这份和平视为前行的动力,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编辑:王珽
摄影:各年级组
审核:王洁睿